大佬发言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大型银行财富管理这样做
2015/7/1  网络转载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6月19-20日莅临青岛财富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出现新趋势、新变革、新机遇,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把财富管理的重点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

 

姜建清认为,在新趋势下,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在于:
第一,财富管理要服务实体经济;
第二,打造财富管理的互联网信息平台;
第三,构筑全市场覆盖的资产配置体系;
第四,创新拓展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手段。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非常感谢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的邀请,祝贺青岛市在引领金融改革发展、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驱动下的财富变革”,这是切中未来中国金融发展趋势的重大命题。纵观全球财富发展史,其演进过程就是金融创新、金融变革和金融深化的历程。金融创新是现代财富管理蓬勃兴起的逻辑起点。

 

上世纪70年代起,金融创新尤其是各类交易工具、衍生产品与场外市场快速兴起,显著拓展了财富管理的投资空间,改变了资产组合与运营模式。80年代,巨量的社会财富积累与庞大的居民养老需求催生了财富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养老基金在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占据20%-30%的市场份额。90年代以来,金融脱媒及混业经营使财富管理服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主流业务,离岸市场和跨境财富管理的快速发展,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也都深刻改变了财富管理的经营模式、制胜要素和竞争格局。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财富管理成功站在了世界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繁荣、监管改革深化、社会财富聚集、人口结构变迁、科技金融兴起、全球化浪潮等历次重大变革的“风口”,这背后始终贯穿的是创新基因,始终依靠的是创新驱动。在金融创新的强大驱动下,2013年全球财富管理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68.7万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00万亿美元大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年一季度,中国财富管理规模首次突破65万亿人民币,即使剔除重复计算,这一数字也在40万亿左右。中国财富管理规模之庞大,在全球屈指可数。展望未来,众多的机遇与挑战都将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聚集,巨大的变革让市场参与者或欣喜不已,或惶恐不安。

 

这些变革包括:

第一,财富管理迈入新时期。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日臻成熟,财富管理热潮方兴未艾。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地依赖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工具,居民财富结构也从单一的储蓄存款更多地向理财、基金、股票、债券、保险等领域配置。

 

拿工商银行个人客户理财与储蓄存款的比例来看,几年前还是1:9,现在已经变成3:7,我们判断,也许不到5年时间,就会演变成5:5。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中国财富管理已经迈入黄金发展期,巨额的财富积累催生市场繁荣,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呼唤更多的市场创新。

 

第二,经济调整创造新需求。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实体经济领域的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加快孕育:体制深化改革将激活数十万亿国有资产;资产证券化已增长至3300亿元并蓄势待发;国家推介的PPP项目总投资超过2万亿,近日500亿中央级PPP引导基金又获批准;亚洲发展银行预计2020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美元;未来10年“一带一路”投资总量可能高达1.6万亿美元。这些投融资机遇联接了中国财富管理的供需两端,既为财富管理的资金流向提供了蓄水池,又将社会财富积累转化为有效投资。

 

第三,风险偏好出现差异化。有研究说,2017年中国家庭财富将达到38万亿美元。伴随着财富迅速增长,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降,人们的风险偏好产生了差异,行为发生了分化,从更多关注资本的获利,转而更加冷静地关注资产组合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平衡,增值、保值、避险、传承、公益等诉求更趋多样性。

 

中高端理财和大众理财及普惠金融的差异性扩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普及型、定制型、个性化财富管理都蕴含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从创造财富的第一代到传承财富的第二代,管理财富方式也从亲力亲为转向了委托代理,对财富管理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会加速财富管理机构的能力提升。

 

第四,资产配置走向全球化。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布局及“走出去”战略实施,将推动中国金融开放的持续深化。目前RQFII获批额度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QDII获批额度接近900亿美元,“沪港通”持续完善,“深港通”稳步推进,国际原油期货等跨境金融工具加快上线,2万亿离岸人民币存款的盘活潜力巨大,中国对外投资可望超过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在此背景下,中国财富管理的创新发展正在沐浴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财富投资者和管理者开始在更大范围内寻找信息不对称的商机,中国财富管理的机构全球化、产品全球化开始提速。

 

第五,服务模式呈现互联网化。2014年中国网民人数超过6.4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48%,其中互联网理财客户已接近8000万。目前工商银行也是最大的互联网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分别达到1.9亿户和1.6亿户,电子银行业务占比达到87%,融E联即时通讯客服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财富管理线上的标准化、自助化与线下的个性化、专业化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未来大众的理财产品多数会成为互联网金融产品,专家服务亦会通过即时通讯提供。

 

互联网以开放共享的模式,缩短了投融资双方的距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财富拥有者较大地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这对财富管理机构更快捷、更便利、更匹配性联接投融资双方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上述五大新趋势、新变革、新机遇,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把财富管理的重点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

第一,财富管理要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本源,是金融持续繁荣的根基和依托,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多起源于金融业的脱实向虚。不同于西方影子银行的发展道路,中国银行业的理财资金投资于实体经济,杠杆率普遍不高,且始终受到严格监管,呈现健康发展的势头。

 

未来,要坚持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创新方向,密切跟进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流通行业大发展等新兴业态中的有效融资需求,将金融创新与实业创新结合起来,创新产品,引导需求,发现价格,实现增值,促进创新发展。

 

第二,打造财富管理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从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是财富管理经营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要打造财富管理的智能化超级信息服务平台。要通过平台推行标准化、全线上、可交易、自助服务为主的财富管理产品,全面提升客户体验;要通过平台将财富管理双方的交易信息、金融信息、决策信息等经济活动数据集中储存,形成准确、真实、完整的信用状况信息库,构筑财富管理的诚信体系;要通过平台及时、便捷、去通道化地匹配投融资双方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前瞻性、个性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方案。

 

第三,构筑全市场覆盖的资产配置体系。要适应财富结构多元化的特征,运用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链条中承担的清算结算、资产托管、销售发行等多重角色,以及理财、商行、投行、基金、保险、租赁等多牌照优势,连接货币、证券、商品等多个市场,拓展银信、银证、银保、银基多领域合作,为客户提供增值、保值、避险、传承等多样化服务。要适应资产配置全球化的特征,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要利用全球战略布局优势,构建内外协同的全球金融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打造境内外、多币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资产配置体系。

 

第四,创新拓展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手段。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过程,伴随着综合化、全球化、跨市场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和中资企业“走出去”,利率、汇率、信用、市场等各类风险逐步增多,国别风险也在增长;高净值客户、养老客户对于财富保值、避险、传承等需求日益强烈。

 

因而,单纯的风险规避已经无法满足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需要,商业银行要在风险管理创新方面投入更高的关注度和创造力,更多地采取主动型的风险管理理念,把财富管理的创新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率提升、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