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20万亿银行理财如何拥抱互联网?
2015/11/2  网络转载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围绕这一经营理念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再造,打造真正的“流程银行”。

原标题:华夏资管部副总经理苑志宏:银行理财如何拥抱互联网?
来源:《财富管理》杂志 文/苑志宏(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凭借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先天优势,升级后的互联网理财市场竞争力必将更加强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如何应对,将是一个艰难却又永恒的课题。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规模已经超过16万亿元,成为市场中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但近年来遭受到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2013年年中,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横空出世, 短短一年时间内规模突破5500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热点。此后,苏宁零钱宝、腾讯理财通、百度百发、京东小金库等众多互联网理财产品相继推出,大有颠覆市场格局之势。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商业银行仓促应战,很多商业银行推出了宝宝类产品,但效果并不理想。此后,随着资金市场流动性充裕,互联网理财产品所挂钩的货币基金收益持续走低,投资回报吸引力下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势头才有所减弱。  

应该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发展形态很难预测。凭借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先天优势,版本升级后的互联网理财市场竞争力必将更加强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如何应对,将会是一个艰难却又永恒的课题。

互联网金融赢家通吃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理财业务可以摆脱时空局限,实现与各种生活场景的无缝对接。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连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连接完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很多原有的商业模式得以重构。在传统概念中,理财业务是一个独立的业态和场景,人们要去固定的场所(如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通过主动的、形式化的行为(如与金融机构签订理财产品协议), 将不需用于日常支付的、确定数量金额的货币, 交予理财管理人进行管理。这一场景与人们日常的交易、支付、社交等各种生活场景是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这一点。

回顾国内互联网理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互联网理财的发展不是凭空而出,而是经历了从电商交易到网上支付、再到互联网理财这一发展脉络。例如阿里巴巴最先推出淘宝满足客户的交易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出支付宝满足客户的支付需求,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余额宝满足客户的资金增值需求。客户把钱转入余额宝即购买了由天弘基金管理的余额宝货币基金,可以获得收益,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购支付,灵活提取。在这种情况下,理财活动完全嵌入到交易和支付活动中,既拓展了理财服务的场景,也为客户提供了便利性。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幅度降低了理财业务的门槛,使得长尾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得以满足。对商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拓展了客户群体范围,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客户营销和服务的边际成本,使得降低服务门槛和产品价格成为可能。例如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售点一般不低于5万元,期限不少于1个月,而互联网理财产品一般不设起售点,可以T+0交易,7×24小时随时赎回取现。目前余额宝用户数超过1.5亿人,远超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理财客户数,但单一客户平均资金规模不足5000元,远低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售点。从这一点上讲,互联网理财产品真正实现了普惠金融的目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理财业务的去中介化,有效地提高投融资运作的效率。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依然是“表外银行”的运作模式,即由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将募集资金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债券、股票等标的,并按理财产品协议进行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承担事实风险和刚兑义务,与表内资产负债经营没有根本差异。这种运作模式仍然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由于无法解决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约束等问题,很难为中小客户提供投融资服务。

目前包括P2P、网络众筹等互联网理财创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投融资双方的直接连接,既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为客户打开了新的投资领域。同时,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互联网理财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理财业务提供了完全开放竞争的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客户选择和转移成本。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客户群体相对固定和封闭,主要面向本行的存款客户,相对繁琐的开户、划款等业务流程加大了客户的转移成本,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黏性。而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平等和共享。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卖家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买家,商户的目标客户群体理论上可以是每个人;另一方面买家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卖家, 便捷的业务流程使得客户选择和转移的成本很低。互联网理财业务领域中价高者得、赢家通吃的特征更加明显。

银行理财拒绝颠覆

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真正的“流程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冲击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理念层面。回顾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历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在利率市场化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存款流失而采取的被动之举,而非顺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和推动业务战略转型的主动选择。商业银行关注的更多是理财业务所带来的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自身利益和短期目标,对理财产品是否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并不关心。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期限费率等设计不合理、认购程序繁琐等问题。用互联网语言讲,就是理财客户的痛点太多、客户体验较差。这种“以银行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与互联网金融所追求的“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提升客户体验开展业务的经营理念相去甚远。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如果抱守唯我独尊的心态,漠视客户需求、脱离市场变化,必将失去投资者信任和市场地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围绕这一经营理念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再造,打造真正的“流程银行”。“流程银行”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设计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配置资源。“流程银行”的概念在国内热炒几年后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了,但这却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重塑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挥资产端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BAT从电商交易、搜索、社交领域发端,进入支付领域并已逐渐取得优势,商业银行原先引以为傲的客户规模和渠道资源与BAT相比已经黯然失色,商业银行在负债端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但商业银行在资产端,尤其在债权类资产市场仍具有独占优势,目前商业银行存量贷款规模已经超过70万亿元,持有的债券规模接近20万亿元,每年新增贷款规模接近10万亿元,每年商业银行主承销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模超过3万亿元,这些债权类资产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基础资产池,也是其他任何理财机构无法比拟的。

商业银行应利用好这一巨大资源,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做大、做专、做强。随着国民财富不断提高,投资者的理财方式将从购买单一理财产品模式向资产组合配置模式演进,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资产组合配置的基础, 未来市场需求巨大。商业银行打造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将有助于在理财市场中确立真正的竞争优势地位。

推进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全方位拥抱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席卷而来,它正在而且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任何人、任何机构都无法忽视和逃避。传统商业银行作为已经存活了数百年、身躯庞大、基因稳定的金融巨兽,如果不积极进行改变,最终的命运很可能是被颠覆。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推进各项业务的互联网化,打造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这也是最现实的选择。但客观讲,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企业文化与互联网企业差异太大,有些甚至与互联网精神格格不入,完全依托本行原有体系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前景并不乐观,构建独立的业务平台非常必要,包括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法人制直销银行等。商业银行应在组织机制创新方面更加进取,监管部门也应给予政策支持。


延伸阅读——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只需三年


颠覆传统银行,挑战金融秩序,促进金融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都扮演着颠覆传统银行的角色,肩负普惠金融的神圣使命,被推到风口浪尖。可事实上,这些论调大多言过其实。

长久以来,中国金融的环境确实存在着供求不平衡的现实。金融结构过度倾向于国企央企,传统银行缺乏服务大众的意识,致使国家和个人在信用和风险方面产生的倒置,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普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正是借着这个机会,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

然而,这个困局会长期存在吗?不会!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金融行业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同意成立网络银行,出台存款保险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鼓励传统金融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等,都说明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所以与其说替代,不如说融合;与其谈颠覆,不如说合作。

究其本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其实是同宗同源的兄弟,都由四大模块构成:资信、系统、资金获取以及资金出借。

第一,资信。传统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资信。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注册资本,几十年的信用积累,上千亿的市值,银行牌照的信用背书……这是银行的核心价值,象征银行的实力,让人们对银行信任。

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无疑就差很多,尤其是刚出现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一个注册资本几十万上百万的科技公司,十几二十个人的团队,这也是所谓草根颠覆的由来。然而今天,随着行业的发展,监管的逐步落实,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信也在提升。业内顶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十亿的注册资本,上千人的团队,全国各地的分公司,甚至比一般的城商行、村镇银行都更有实力。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差距会逐渐消除。

第二,系统。传统银行投入最大之一的就是系统,但这个系统不光包括账户、清算、支付等财务方面的系统,还包括风控系统、运营系统、管理系统、甚至监控系统等等。这些是银行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积累下来一套方法论,也是银行能长存的要素之一。

对于传统银行积累的大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大系统的方式,将个人的各种行为和消费数据构建成可量化的风险识别模型,对整个金融行业来说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对除了金融数据外其他维度数据的利用,比如社交数据。与出身就带着系统的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银行显得要保守一些。未来随着各家的加速布局和建设,谁能率先建立起有效的风控模型,谁就能占据制高点。因为其将极大程度的提升作业效率,其对于金融行业的意义,堪比蒸汽机对于工业的意义。然而,这个模型的建立或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不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都必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资金获取。对于银行来说,获取资金的方式就是吸储。而且,银行的资金成本非常低,基本上都是按照央行的基准利率在执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其本身不具有吸储功能,所以更多只能是信息撮合。提供给投资人的收益,从最开始的年化20%甚至30%,到今天的10%左右,虽然降低了不少,但在资金成本上依然劣势明显。未来,在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和风险定价的金融准则下,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成本将逐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将有所上升,两者的利率水平将会一定程度趋同。

第四,资金出借。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是放贷,然后赚取利差。金融的逻辑是,只要收益能覆盖成本和坏账率,就是赚钱的。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由于是信息中介,所以其只能是赚取信息服务费。对于借款利率,更多是受其前端资金成本所限,在投资人的基础上加1~3%左右。而银行由于在资金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借款端也有相应的优势。未来随着利率水平趋同,主要的竞争在定价能力,谁能对风险准确的评估,并给出合适的利率水平,谁就能在资产端赢得客户。

总而言之,不管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其本质是一致的,与其说谁颠覆了谁,不如说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同行者。事实上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全行业的努力,利用大数据大系统的方式,构建出合理的风控模型,提升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才能让中国真正实现所谓的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走向,必然会跟银行融合,这个进程可能只需要三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