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超20万亿银行理财的五大机遇
2016/2/20  《当代金融家》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势必要求一个新的、更高效、更快捷的金融市场来辅助。我国银行业也加快了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更加有效的资产配置和业务多元化方向改革。同时,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抢滩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市场,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据统计,2014年末,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跑赢信托、券商、保险、基金,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率达到47%,国内525家银行共发行180507只理财产品,其中未到期理财产品55012只,日均理财规模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新常态下银行财富管理面临巨大变化。

 

挑战与风险并存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面临如下挑战和风险:

财富管理、理财业务面临刚性兑付

财富管理业务本质上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设计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以满足客户投资需求。理财业务包括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二者均属于银行财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财业务中预期收益率产品规模仍占半壁江山,一枝独秀。据招商银行(600036)官网显示,其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存有1151只,但净值型产品只有116只,占比仅10%。近80%的产品是风险评级为稳健型的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投资标的都是银行间大额拆借或者国债回购,不投资股票。现实中,稳健型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往往会给投资者造成所买理财产品绝对保本保收益的错觉。在公司理财方面,多数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也多为稳健型,往往会应客户的需求出具保本承诺函或兜底函,使得本应投资者自负的亏损转由银行承担。

  

潜藏法律和道德风险隐患

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占理财产品总数的80%以上。从投资者角度看,对预期收益率产品“自负盈亏”的理念仍未完全形成,银行最早发行的理财产品仅作为存款的替代工具,与存款的界限本来就模糊不清,容易将投资者引入理财产品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率就是银行保证兑付的实际收益率的误区;从银行方面看,认为一旦购买理财产品就证明投资者默认风险“买者自负”的协议规定。二者意识的断层,致使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主体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埋下法律和道德的风险隐患。

  

“混业资管”特色下交叉风险的传染性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日益融合,我国财富管理的发展已经步入“竞合式”的“混业资管”时代。大多数的财富管理产品日渐跨市化、跨业化。伴生而来的除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还有综合经营下的交叉风险,包括利益冲突风险、声誉风险等新生风险。这些新生风险的传染性较传统风险更强,涉及面更广,更具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危势”。根据银监会财富管理发展政策指导,银行业理财业务开始向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力,以理财产品为纽带的各行各业范围更广,区域性风险向全国性风险蔓延可能性加大。业界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信用风险的把握和管理能力有待考验,这些债权类资管产品风控状况堪忧。此外,趋利性使得涉足高利贷、非法集资时有发生,由此产生的风险通过与银行的同业业务合作直接传染给银行体系。

  

产品品种单一、业务通道化

目前,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产品形态仍以预期收益率产品为主,投资管理方向仍指向债券和债权类等固定收益类型产品,总投资余额比重为91.22%。据统计,2014年末,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资金余额占比分别为93.45%和65.09%。产品的期限多集中在低于一年或半年,甚至是一周的短期投资。截至2014年年末,低于3个月(含)的短期理财产品资金余额3.51万元人民币,占封闭式理财产品总余额比率接近36%;3个月至12个月的中长期产品余额6.27万亿元人民币,占比64%;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余额不足8000亿元人民币,占比仅为7.5%。产品风险偏好程度集中,未能充分利用不同客户对风险的不同承受能力设计新产品。二级和一级风险等级的产品资金占比高达84%。此外,尽管银行理财资金确实有一部分可以去掉通道直接投资,由于银行产品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支持,在交易主体的认定、核算估值制度的制定、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的开立等方面均存在障碍,已成为银行财富管理及理财产品向规范的资产管理产品转型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了此前诸多理财产品只有借助信托、保险、基金等通道来开展相关业务的现实。

  

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操守良莠不齐

尽管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本身都在不断寻求对从业人员道德操守进行约束和指引的保障方法,但是由于银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专业系统的培训机制不完善,使得银行销售职员专业基础薄弱,对所销售产品了解不透彻。在销售过程中自然不能清楚明白地向投资者表达全面正确的产品信息。此外,银行销售人员的薪酬机制不完善,基础工资普遍较低,业绩提成占工资比例较高,不达标者还面临扣减工资、降职等压力,加上缺乏对销售人员销售过程的全程跟踪监督。销售人员为完成销售业绩目标,在向投资者推介理财产品时,会有意识地误导投资者或隐性暗示投资者所投产品保本保收益,触碰道德底线。银行理财的后台人员流动比率高达20%以上,大多流向券商、新兴民间金融等。据调研,银行财富管理的后台人员合格率仅为50%,银行财富管理的后台人员之中大约有40%是“搭便车”的,即裁掉这40%之后,业绩会不降反升。

 

 

机遇:蕴藏巨大潜力

 

近年来,银监会陆续出台多项针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规定,以促其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除此监管机遇外,银行理财业务还面临着以下几大机遇。

客群机遇

裨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私人财富也在不断积累。据波士顿咨询《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我国2014年私人财富规模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达到400万,紧随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个人可投资资产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已突破百万大关。强劲的私人财富增长势头,意味着高净值人群不得不面对个人财富规划与传承的问题,对个人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诉求更加多样化,更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改革机遇

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往往创造出新供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再次激活实体经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改革、“沪港通”、“深港通”、“一带一路”布局等经济发展战略的稳步推出;资产证券化快速增长,各种金融衍生品和风险管理工具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提出,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速度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逐步实现可兑换,为财富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大量商机,为银行财富管理的创新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转型机遇

银行理财业务作为存款利率化的探索,能更好地配合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银行利差收窄,亟须一种新的盈利模式替代原有模式求得新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收入增长较之于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长更加快速,更有利于银行的转型升级。银行盈利模式万变不离供需两端。据统计,2014年,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为投资者创造出了超7000亿元的收益。此外,超过2/3募集得来的理财产品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实体经济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国内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问题。理财业务对利率市场化、银行转型升级、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实体经济的发展、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的全面服务,充分说明了其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有其长远发展的意义。

  

老龄化机遇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5%,超过联合国对一个国家老龄化定义10%的比例。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21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在未来数十年,中国将会加速老龄化发展,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和退休金制度仍有待提升。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压力,使得发展财富管理成为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挑战的主要措施。在此形势下,中国的银行财富管理也将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化机遇

沪港通的推出,使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步伐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贸易自由化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兴起,中国居民的海外投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就因势改变目前的单一在岸财富管理,为境内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单一模式,逐步向离在岸协同财富管理转化,将在岸财富管理的服务逐步向离在岸客户延伸,从而实现全球化配置和全球化服务。可以预计,中国银行业跨境购并海外知名财富管理机构即将迎来井喷阶段。



对策:如何“问鼎中原”

目前,多数银行理财业务停留在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跑马圈地阶段。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暴露。财富管理如何才能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最终实现“问鼎中原”的目标?

  

创新发展需以客户为中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未来。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需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将客户利益摆在产品设计、推介、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首位,自上而下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根据不同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和风险偏好程度,分层次设计不同类型、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程度的理财产品;完善薪酬机制,薪资制定从长期化出发,用员工股权持有代替现金工资发放,激励和留住价值员工。将产品售后纠纷率纳入业绩评估范畴,规范销售人员销售行为。建立销售全程跟踪监管制度,如销售过程中的全程录音存档,建立销售违规追责制度,防止误导销售和其他违规销售行为发生;加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程度,规范产品信息披露格式,定期在官网和其他公众平台上公布,使理财产品信息更加透明化;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不定期开展理财知识和理财风险的宣传活动,培养和提升客户的风险意识。

  

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财富管理业务长远发展的基础

虚由实生,以实为本,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财富管理未来需要紧密联系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跟进新兴业态增长的有效融资需求。在实体经济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财富管理业务创新,抓住投资机会,实现财富升值,促进银行财富管理的创新发展。

  

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主动管理风险

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推出,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加快,经营综合化、产品跨市化、跨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市场、信用、操作、利率、汇率风险和新生的交叉风险、国别地缘风险不断叠加,盘根错节。投资者对所投资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越高,个人财富投资需求就会越多样化。

银行要主动做好投前严格筛选、投后紧密监督跟踪;严格执行授信额度管理制度和名单制制度;控制投资总量,合理分配资金投向比例;采用严格的优劣级比例,坚持优中选优。在产品业务创新中,明确该产品业务的风险底线。疏通风控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渠道,提高协调配合效率。坚持“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导向,实行业务条线管理,切实将风险管控深入到业务和客户环节。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团队的把控能力,提高风险管理创新的关注度和创造力。主动管理风险,是实现国内银行财富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加快财富管理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银行财富管理的模式仍为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投资回报空间有限,容易错失潜在投资机会的被动投资管理模式,随着居民理财意识不断提高,理财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将举步维艰,终究被淘汰。银行要加快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转型,促进产品形态向开放净值型产品的转变,拓宽理财产品投资的市场覆盖面,参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投资,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更好地匹配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偏好和收益要求。最终达到向“手续费+业绩提成”的盈利模式转变的目的。

  

加深财富管理服务模式互联网化

据统计,2014年中国网民人数超过6.4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48%,其中互联网理财客户接近8000万。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财富拥有者的投资需求和投资行为。银行在进行财富管理的产品组合设计时,要更多地结合互联网的特点,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更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同时,打造财富管理的智能化超级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推行标准化、全线上、可交易、自助服务为主的财富管理产品,发挥互联网渠道的优势,进行更具创新的推广,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银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带来的便捷,集中储存客户和投资客体的经济活动信息,包括平台内财富管理双方的交易信息、金融信息、决策信息等经济活动大数据,建立完整、有效、针对性强的信用状况信息库,以构筑财富管理的诚信体系,为未来更准确高效地设计产品和及时、便捷、去通道化地匹配投融资双方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前瞻性、个性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方案打好数据及信息基础。

  

合理选址,创设财富管理中心  

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政策的有意引导和监管的进一步放开,财富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合理有序地成立财富管理中心,引导财富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必要。借鉴全球成为财富管理中心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合理选择财富积累多、富人多集中的、能够创造财富、吸引财富并有优秀的专业化财富管理机构的地方,即“居富、纳富、理富”的城市,创设财富管理中心。